溫塑燙60°C→120°C 優點與危險性
大家好, 我是DEARU代表優喜老師(古川喜章)。
最近收到了一些類似的問題,在這邊跟大家做分享。
關於溫塑燙的加熱溫度,
設定在多少才是正確的?
簡單來說 問題的內容是
溫塑燙的時候,先用60°C加熱10分鐘,
然後直接調高到120°C 加熱到完全烘乾。
效果不錯,捲度也很明顯,
但做了幾次之後頭髮變得沒有彈力、
變硬、變乾燥。
以前用DEARU的燙髮做出來的捲度,
既柔軟又立體,
現在為什麼會這樣?要如何解決?
雖然每個提問的人,說法有一點不同,
但大致上都是這樣的內容。
如果從結論開始說的話,
這種60°C→120°C的方式是
『犧牲柔軟度和彈力,透過熱凝聚 把捲度效果最大化』的方法。
這不是好壞或對錯的問題,
而是要根據顧客的需求、
和可接受的風險程度,
來決定是否採用這種方式。
我自己偶爾也會使用這種方法。
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做出強烈的捲度效果。
但是!!!
風險也相當高,
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會變成這樣
以下向大家明確說明 負面影響和燙髮的本質。
有些人可能不用120°C,而是用140°C
或160°C,原理是一樣的。
溫度越高,捲度越立體,
同時負面影響也越明顯。
為什麼頭髮會變硬?
溫塑燙後,頭髮變硬的原因是
熱變性和熱凝聚的影響。
毛燥的原因是因為熱凝聚導致水分極度減少。
有水分才會柔軟,
但水分太多又會導致退捲。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混合二硫化物。
水分不是越多越好,需要適當控制。
什麼是捲度?
選擇60°C→120°C 目的是為了讓捲度更明顯對吧?
那捲度又是什麼呢?
捲度指的是『頭髮彎曲成小而緊密的圓圈』。
這與彈性、硬度、柔軟度是不同的概念。
要真正形成捲度,
關鍵在於如何將二硫鍵彎曲成小圓形。
以及皮質層和角質層是否都有應力緩和?這兩點都很重要,缺一不可。
什麼是應力緩和?
60°C加熱10分鐘應該是為了應力緩和,
但光有應力緩和並足以產生明顯的捲度。
應力緩和的目的是為了減輕頭髮內部的壓力和歪斜。
並且應力緩和和羊毛硫氨酸也是不同的概念。
還有一個常見的疑問:
你是否認為 溫塑燙在烘乾後,
是熱變性讓頭髮產生明顯的捲度 ?
以為只要用高溫來燙,增加熱變性,
就能做出捲度深的燙髮?
認為為了做出捲度,變硬是無法避免的?
也就是把捲度=熱變性=髮質變硬 畫上等號,
雖然熱變性確實會讓頭髮變硬從而產生捲度,但羊毛硫氨酸也是一個關鍵。
另外,嚴格來說熱變性和熱凝聚也是不同的。
而且羊毛硫氨酸也不是越多越好,
太多反而會使彈力減少。
其他因素
此外還有:
・①式②式的真正含義
・還原和逆還原、酸凝聚的對策
・冷燙和溫塑燙的捲髮原理差異
・燙髮時氫鍵和疏水鍵的作用
・縮毛矯正有完全不同的理論
現在一定覺得很混亂吧...
抱歉讓大家困惑了。
雖然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,
但這次的內容確實相當困難。
但之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是因為
• 不希望設計師在燙髮時失敗
• 希望大家更喜歡燙髮
• 希望無論面對什麼髮質、
受損程度的顧客都能自信地進行燙髮
燙髮雖然牽涉許多複雜因素,
但我希望能盡量簡單明瞭地傳達,
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。
DEARU式燙髮的特色
為了不要太過複雜,
以下省略太細的說明,
為什麼DEARU式燙髮能做出柔軟又立體的捲度?
這是因為我們減少藥劑損傷與熱造成的黏連、適度調節水分、
並適當控制應力緩和和羊毛硫氨酸為基本原則。
透過配方、技法、產品,將這些原則標準化、系統化。
不只有理論和教學,
所有產品都有其根據,就燙髮來說,
使用第一劑 搭配處理劑、護髮劑,
就可以達到完美的效果。
這也會反映在價格設定上。
雖然比起在台灣製造的產品成本來得高,
但我們選擇在日本製造是有原因的。
總結
今天的總結是
這種60°C→120°C的方式,適用於:
・一年只燙一次溫塑燙 覺得受損也不影響
・不在意受損 想要燙很捲的顧客
如果重視捲度效果 不在意受損問題時
可以用這個方法。
但是不建議過度使用。
如果要使用這種方式,
一定要在中間沖水後塗上系統2。
使用系統2可以抑制熱黏連,
使頭髮更柔軟。
今天省略的細節說明會在其他場合透過標準化方式的傳達哦。
想更深入了解DEARU的藥劑
想學習DEARU的燙髮方法,減少髮質受損,創造出柔軟且有鮮明立體感的捲度。
想更深入了解文章的內容。
想完美地掌握DEARU式燙髮。
想嘗試使用DEARU的燙髮產品。
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,請先閱覽這個網頁:
品牌特色:https://www.dearu.com.tw/brand
為什麼我們DEARU不只是單純販售產品呢?
希望你能感受到其中的緣由 和我們的理念。
最新資訊會在優喜老師的IG上發布。
Instagram:yoshimaaax
歡迎將這些資訊 分享給其他在燙髮方面有困擾的設計師!